您现在的位置: 首页 > 四川党校报 > 2023年 第4期 > 第4版 热点关注
聚焦“法治中国建设”
发布时间:2023年04月03日 部门/单位: 文: 图: 签发人:

胡明:以中国式法治现代化全面推进法治中国建设

中国式法治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在法治领域的具体体现,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。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推进中国式法治现代化建设提供了理论指引,展示了科学方法,描绘了宏伟蓝图,是中国式法治现代化的指导思想。中国式法治现代化的本质要求脱胎于中国式现代化,要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法治现代化道路,坚持人民至上的法治理念,努力推动人类法治文明进步。中国式法治现代化的历史逻辑、理论逻辑、实践逻辑统一于辩证唯物主义、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。把握宏观战略,要明确其战略定位是中国式现代化重要组成部分,基本特征是国家各方面工作法治化,主要目标是建设良法善治的法治中国。推进中国式法治现代化建设,就要多维度拓展中国式法治现代化道路,充分发挥法治固根本、稳预期、利长远的保障作用,不断深化新时代法治领域各项改革。

(政法论坛 2023年第1期)

 

马怀德: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世界观和方法论

 

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,要把握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,坚持好、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,坚持人民至上,坚持自信自立,坚持守正创新,坚持问题导向,坚持系统观念,坚持胸怀天下,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。这“六个必须坚持”同样也是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精神内核。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,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,准确理解把握其世界观和方法论,坚持好、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,并将其贯彻落实到坚持全面依法治国,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全过程各方面各领域。

(《行政法学研究》2023年第1期)

 

徐康莉: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,扎实推进法治中国建设

 

一、推进法治中国建设,必须坚持立法先行,加快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。要完善立法体制机制,推进科学立法、民主立法、依法立法,统筹立改废释纂,增强立法系统性、整体性、协同性、时效性,以良法促进发展、保障善治。

二、推进法治中国建设,必须扎实推进依法行政。扎实推进依法行政,需要蹄疾步稳地推进执法规范化,用法治给行政权力定规矩、划界限,法定职责必须为、法无授权不可为,让政府和市场各归其位、各显其长,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,更好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。

三、推进法治中国建设,必须坚持严格公正司法。要进一步优化司法职权配置,加快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,加快构建科学合理、规范有序、权责一致的司法权运行新机制,全面准确落实司法责任制,加快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,保障司法体制改革得以全面落实。

四、推进法治中国建设,必须加快建设法治社会。法治社会是构筑法治国家的基础。法治社会建设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。这需要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,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,引导社会各界人士做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、自觉遵守者、坚定捍卫者。需要建设覆盖城乡的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,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,增强全民法治观念,发挥领导干部示范带头作用,通过示范带头引领社会法治风尚,使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成为全体人民的共同追求和自觉行动,从而全面提升社会治理的法治化水平。

 

(《民主与法制时报》2023年1月5日)


  • 中共四川省委党校 四川行政学院 版权所有 违者必究 版权所有 © 2009 - 2025
  • 蜀ICP备10001505号